页面载入中...
页面载入中...
近日,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堰门镇长征村水磨沟里一株株的吴茱萸已是半人高,当前正是吴茱萸长势快的时节,当地的村民们在山坡上忙着给它除草施肥,勤劳的百姓向来会苦中作乐,即便烈日当头,地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村民们在山坡上忙着给茱萸除草施肥。
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长征村中药材园区建成,1000亩吴茱萸在这里落地生根,产业还未见收益,村民却由此增加了一笔收入。“我那一面坡就是一块闲置荒山,18年在村支书的介绍下以150块钱每亩的价钱流转给公司种药材,我平白多了千多块钱收入呢!”正在地里跟大伙儿一起除草的杨大忠,额上虽淌着汗,可满是喜悦之情的眼神里看不见一丝疲累。
正在地里跟大伙儿一起除草的杨大忠。
结果公司受益,过程群众增收。要每一位当地贫困户都能成为这项产业的稳固利益链接者,流转盘活闲置山地只是第一步。吴茱萸为多年生木本中药材,从种植到投产需要三至四年时间,在吴茱萸种养过程中,园区坚持以“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支部引领,使药材养护和贫困户增收有效实现融合双赢。
一同在地里劳作的唐长山是今年才加入进来的务工人员,三十多岁的他是地里的“年轻人”,年初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家里一家老小等着用钱,看着地里六十多岁老人、年轻妇女都能干的活,身强力壮的唐长山决心不再等待外出的时机,园区一有活他便积极主动报名。如今在家门口挣了钱,还有时间接送孩子上学的他已经决定就在家里干了。
地里的“年轻人”唐长山。
从种苗下地、除草、施肥、松土及剪枝等劳务需求,这项长周期产业常年为这里的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每人每天100元的工资标准下还提供一天的餐食。截至目前该产业成功带动该村贫困户45户123人稳定增收,带贫益贫效果显著。
堰门镇长征村水磨沟的吴茱萸地。
“今年投资方已经预算了25万元的务工工资,按带动贫困户人头算,光是这项产业人均就增收2000元有余。”长征村党支部书记单升全介绍。